前幾日在clubhouse,有幸跟業界經紀、混音師、藝人、樂手、製作人討論音樂產業的現況。在這邊做個小結,期待讓更多人知道或是討論。
身處網路時代的我們,因為疫情被迫得更加依賴網路。在音樂展演都變成線上轉播的情況下,台灣的成音人才是否足夠?
(成音就是,將網路或是電視上聽的演唱會品質處理好[如果有更好的解釋歡迎補充🙏])
成音老師們,不管是因為工作環境還是預算,或是時間的壓迫,在處理成音常會有將多軌現場錄音,縮減成背景音樂與人聲的處理方式。以往聽眾們大多傾向於到現場聆聽演唱會,對於網路上的演唱會片段需求並沒有那麼高要求,但是現在疫情的情況始終不穩,許多實體活動都轉為線上轉播,如何將網路成音做到接近現場演唱會的聆聽感受,勢必是成音環節接下來要迎接的挑戰,但是人才或是預算是否準備好接受這些大量的需求?
面臨預算緊繃,前期企劃可以做的事是:了解FOH到成音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再多編列這樣的混音師
甚至是器材設備提升的經費。
音樂人的意見型領袖,也可以協助公部門,發掘這類成音人才培育的重要性。
覺得這個議題相當新穎有趣,分享給大家🙏
#流行音樂
#成音
#演唱會
#轉播
#clubhouse